
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山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翟霄(右三),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委员、山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储来明(右二),到拉萨机场迎接援藏教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坚 摄)
8月4日晚,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教师抵达西藏山南市。此次进藏教师共24人,分别来自武汉、襄阳、宜昌、荆州、黄石等地的14个县市区,平均年龄43岁。
“他们都是湖北各地教育的中坚力量,肩负提升山南基础教育质量的重任。”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委员、山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储来明介绍,24人中有20位教师将在山南市东辉中学任职任教3年,教学岗位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道法、历史、信息技术、美术等11个学科。其余4位,将分别担任乃东中学、琼结中学、曲松中学、加查中学等4校副校长。
“我父亲带过内地西藏班,两个表哥都有援藏援疆经历,我将以信息技术专长,在雪域高原播种创客教育与数字素养的种子。”松滋市八宝镇初级中学欧阳一民是蒙古族,作为信息科技教师,他希望在藏期间能系统提升学生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帮助本地教师掌握数字工具,赋能课堂与教研。
咸宁市温泉中学英语教师沈莉从小就对西藏满怀向往,希望在藏期间能帮助孩子们找到学习语言的乐趣,让他们明白外语不只是考试工具,更是看世界的窗口。“我要把对西藏的热爱,化作点点滴滴的行动,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刚下飞机,沈莉就掏出手机不停地拍照。
“在给学生们讲授文成公主入藏时,我对这位为西藏做出重大贡献的女性心存敬意,也对西藏的神秘和美丽充满了向往。”钟祥市兰台中学历史教师王杰看到援藏通知时,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她表示,定将用心、用情温暖学生,以文成公主为榜样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房县军店镇中心学校美术教师朱孝龙是一位“90”后,他希望通过对比分析湖北和西藏的文化、地区差异,有针对性地在美术教学中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好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两地文化交流融合。
据介绍,湖北省自1995年开展教育援藏工作以来,先后选派11名干部、184名教师支援山南教育,共投入资金4.27亿元,先后援建了山南市体育场、东辉中学等重大项目,做到了硬件与软件并重、输血与造血并行,取得了重要成绩。
“第十一批援藏教师要赓续教育援藏工作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助力山南教育质量提升。”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罗栋梁指出,用心做好教育援藏工作,要创新“以校包科”教研模式,启动“名校+”精准帮扶计划,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建设一批鄂藏教育联合体,健全两地师生“云端共学”模式,建设一批“鄂藏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同时,完善“大院校+小组团”教育援藏模式,总结推广6所在鄂高校小组团支援机制,扩大研究生支教团规模,进一步擦亮湖北“格桑花”“铜草花”等援藏支教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