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昔日因钢铁而兴盛、当下凭绿能而崛起。包头凭借拥有全球罕见稀土资源储量,着力打造“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核心区、示范区,承担了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在包头稀土高新区,一块钕铁硼永磁材料正经历神奇蜕变:上午刚从北方稀土下线,下午进入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生产线,夜晚变身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核心部件。

资源禀赋下的“新速度”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投产,需要经过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阶段。项目建设的速度,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建设成本,更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
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落户包头是“新速度”最好的体现。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自去年5月20日开工建设,到今年2月15日具备全面投产水平,从立项、开工到实现建成投产,仅历时9个月。
这样的"包头速度"背后,正是当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在强力支撑。作为稀土之都,包头不仅拥有占全国83.7%的稀土储量,更构建了从关键原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随着"两个稀土基地"战略的加速推进,卧龙选择在此建设北方总部基地,正是看中其全链条产业生态——稀土永磁材料可就地转化,这种"家门口的供应链"为项目快速投产提供了先天优势。如今,依托包头稀土高新区资源集聚效应,企业正着力整合产业链资源,加速向全球高端电机产业高地迈进。
技术创新背后的“新配方”
走进卧龙(包头)基地的数字化车间,全球领先的永磁电机生产线正在运转。“公司现阶段生产的稀土永磁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氢、石化、煤炭、核电、地铁隧道等领域广泛应用。”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裴植介绍,其稀土永磁电机产品具有节能20%-30%、提升启动扭矩30%以上等优势,可针对实际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和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
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是卧龙电气驱动集团全资子公司,依托卧龙控股集团近40年在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输配电技术、工业互联技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组建企业研发团队,加入国家级特种电机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先后与东南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在电机产品研发等方向达成密切合作,成功揭榜自治区2025年“科技突围”项目。同时公司与包头稀土研究院、上海交大包头材料院、鹿城实验室、包钢集团、北方稀土、北方股份等单位在新材料联合试验攻关、新产品和新技术产业化试制等方向进行合作,让新质生产力从实验室快速跃迁至生产线。
产业生态圈下的“新磁力”
“这里拥有从稀土金属到电机总成的闭环。”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裴植介绍,卧龙电驱选择投资包头,是因为这里有强大的磁材生产能力,像金力永磁、大地熊等都是主要上游磁材供应企业,作为中间环节,以工业永磁电机为例,卧龙电驱在钢铁、铝、有色加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场景,产品在和包钢集团、包铝集团、神华集团等合作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稀土矿-材料-电机-储能”的全链条协同。

当前,包头市正抢抓稀土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通过永磁电机产业园作为核心载体,加速推进从稀土磁性材料、永磁动力部件到应用场景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通过深化“矿—土—材—用”的梯次转化,持续强化稀土新材料产业优势,推动稀土应用产业向高端化、前沿化方向拓展。
从稀土储量的硬核数据到建成投产的效率,从单一产品到全场景解决方案,包头市与卧龙的合作诠释了什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通过“政府主导的产业生态+龙头企业技术赋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让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产业链、政策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解决了高端电机“卡脖子”问题,更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包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