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既要养脾胃、祛暑湿也要滋肺阴、防秋燥

时间:2025-08-23 09:29:00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处暑代表炎热向高温过度的节气,一般而言处暑后昼夜温差较大。从气候上来说,短时间内天气还会回温,且非常闷热。

XIAN XI TANG


祛暑湿,防秋燥


处暑节气对应的中医里“长夏”季节,长夏介于夏秋两个季节之间,“脾主长夏”对应的是脾脏。而处暑是长夏的尾巴,正是处于夏秋交替,暑湿没有完全消退,而秋燥之意已渐起的时候。

黄帝内经中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长夏季节多湿气,而湿邪最易困脾胃而出现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脾胃系疾病,而秋季来临,燥邪伤阴,则易出现咳嗽、气短等肺系疾病。因此,处暑养生既要养脾胃、祛暑湿,也要滋肺阴,防秋燥。

XIAN XI TANG


处暑起居养生要领


1.起居

XIAN XI TANG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此节气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2.饮食

XIAN XI TANG

处暑节气饮食要定时定量,清淡易消化,清洁卫生,避免进食冰冻饮料水果、啤酒烧烤这些生冷或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酿生湿热或者寒湿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可以选择山药、薏米、莲子这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再者要避免久吹空调,注意腹部保暖

要吃得“润”一点。比如蔬菜类冬瓜、萝卜、洋葱、芹菜,水果类香蕉、苹果、梨,干货类海带、木耳等...多吃这些食物,不仅能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这个节气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茶。比如降压降脂的荷叶茶;扩张血管的黑茶;清火润燥的菊花乌龙茶等...天气逐渐干燥,多补充水分,既可以理气润燥,又能平稳血压。

3.运动

XIAN XI TANG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

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4.心态

XIAN XI TANG

处暑时节,秋意来袭,往往容易心生悲秋情绪。悲忧伤肺,因此,此时养生应当保持心境平和、愉悦,不因为工作繁忙而急躁,也不要因为生活琐事而忧思抑郁。

可时不时地进行深呼吸,清吐浊气,保持头脑清明,放松情绪,同时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肺功能。

这个节气“肺”最容易发生疾病,一旦肺气虚,机体对一些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就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反过来,悲伤也会进一步伤肺,从而持续表现为无法抑制的忧伤。

因此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经常登高望远,舒畅胸怀,抛开烦恼,避免悲伤情绪。

来源:闲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