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共青团锡林浩特市委员会精心打造的“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吸引众多青年学子如候鸟归巢般投身家乡建设。这群00后新生代力量以专业素养为桨、以青春热血为帆,在基层沃土上书写着动人的成长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内蒙古科技大学准大三学生宋俊辉是“返家乡”活动的“老成员”。自大一开始,每年寒暑假她都主动报名参与社会实践。今年,她在希日塔拉街道乌兰社区担任公益托管班的志愿者。宋俊辉与同伴们精心设计课程,从课业辅导到特色手工,再到科普小实验,她们用专业知识与耐心陪伴为孩子们搭建“成长加油站”,点亮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闲暇之余,她们还投身社区环境整治,以实际行动改善社区环境,为孩子们茁壮成长全方位护航。

“返家乡”大学生 宋俊辉:“这次社会实践与以往的志愿服务不同,我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地理解。我学着用他们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他们也教会我用纯粹的心看待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是在日常的陪伴里,我看到了我们彼此成长的模样。之后,我也还会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套学院准大二学生张圣航是首次参与“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志愿者协会的活跃成员,他早在活动报名通道开启的第一时间便提交申请,并通过面试顺利进入共青团锡林浩特市委员会开展社会实践。恰逢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浩特盛大开幕,张圣航与其他青年志愿者们共同投身这场草原文化盛宴的服务保障工作。从游客引导到秩序维护,从物资分发到信息传递,他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确保盛会各项流程有序进行。在日常工作中,张圣航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青年岗位职责,积极协调青年志愿者开展工作,协助组织筹划各类青年活动,剪辑制作宣传短视频,用专业与创意为家乡注入青春动能。

“返家乡”大学生 张圣航:“在这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中,我第一次参与了大型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也用自己的特长为家乡工作添了一份力,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友谊,更让我对“青春因奉献而闪耀”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锡林浩特市“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吸引数百名学子参与,覆盖政务实践、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领域。这场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不仅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更让家乡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温度。未来,锡林浩特市将持续深化“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实践领域、优化岗位供给、完善服务机制,积极搭建更为广阔、更具吸引力的实践锻炼平台和互动交流桥梁,让青春力量在家乡的热土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记者:周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