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埃菲尔铁塔“热弯”?极端天气频现“示警”
时间:2025-07-05 11:11:00
高温热浪自6月19日以来席卷法国。当地时间7月1日,法国全国多地最高气温达到38℃至40℃。炙烤西欧的热浪预计将在未来几天达到顶峰,威胁到电网并引发健康警报。酷热天气甚至影响到埃菲尔铁塔,据报道其钢结构因日照受热膨胀,导致塔体可能短暂向受光一侧偏斜。出于安全保障,法国当局关闭埃菲尔铁塔顶层两天,并设立冷水补给站。受本轮高温影响的不止铁塔。高温还影响欧洲多地铁路运输,部分列车因铁轨膨胀被迫降速或停运。葡萄牙、比利时、英国等地也面临强风和火灾风险,有些地区已启动紧急响应机制。极端高温还带来健康威胁,意大利有建筑工人在酷热下猝死工地,英国和德国的长期照护机构也呼吁加强防暑措施,保护长者与其他易感人群。欧洲的热浪令人心惊,而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等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也深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根据中国气象局6月27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增暖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在同日气象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2024年,我国年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损失量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我国西部冰川呈加速消融趋势,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退化明显。“破纪录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气象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晓龙表示,2024年温升首次突破1.5℃是气候敲响的又一次警钟。为应对当前和未来可预见的危机,需从减缓和适应两大方向协同行动,双管齐下。一方面从源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加快能源系统转型等;一方面需提升社会与生态韧性,包括提高早期预警系统的覆盖率和时效性,对大型城市进行防灾改造,推广耐旱、耐盐等作物等。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全国气候变化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周兵也表示,人类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一切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都是气候行动。基于气候变化已经发生,短期内已无法避免,人们不得不增强自身的各种能力去应对,从而降低气候变化对生命、财产以及健康带来的各种损失和影响。减缓并阻止气候变化的发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